• 約瑟的出生
約瑟出生於巴旦亞蘭,是拉結頭生的。
拉結為他取名為約瑟(增添),是願耶和華再增添我一個兒子的意思【創三十 22~24 】。
在他出生後沒多久的時間,便隨著家人一同逃離出生的地方,回到迦南地-他祖父以撒那裡【創三一 17~18 】。
(後來法老為他取名為「撒發那忒巴內亞」【創四一 45a 】。)
• 約瑟的信心
約瑟一直都相信神,即使他被賣到埃及地為奴、後來捆鎖在牢獄中,但耶和華與他同在【創三九 2 , 3 , 21 】,即使在不信神的法老面前,約瑟依然表明他對神的信心【創四一 16 】,直到他要死時,仍相信神必要做成的事──帶領他們回迦南地【創五十 24~2 5 ,來十一 22 】。
• 約瑟的職業
約瑟一直是管理者,從雅各給約瑟做了一件彩衣時【創三七 3 】;
這彩衣是指寬長的外袍,通常只有王公顯貴、富家子弟才穿的;
牧羊人常需要跋山涉水、與野獸廝?,所以平常總是穿著粗布衣,然而雅各卻給約瑟做了一件這樣的彩衣,不啻是宣告約瑟與他眾兄弟不同的身分。
當他被波提乏買回家以後,因神與他同在,他就在他主人面前蒙恩,管理波提乏家中一切的事【創三九 1~8 】,
後來法老又派他管理埃及全地【創四一 38~41 】。
• 約瑟的品德
他是個「不染惡行」的人,所以他能將哥哥們的惡行跟父親說【創三七 2b 】。
從雅各要他出去尋找哥哥們的事上可以發現:他是個「順從」的人【創三七 13 】,也是個「負責任」的人,他沒有因為他哥哥們已經離開危險的示劍,而直接回家交差;卻追趕哥哥直到多坍【創三七 17 】。
他是個「寬恕」的人,所以他沒有在當宰相時,說出波提乏跟他妻子的行為。
他是個察驗神旨意的人,所以他能在受盡一切苦後,確知這是神的意思【創四五 7~8 】。
他是「辦事慇勤」的人,在法老任命他為宰相後,他就出去巡行埃及地【創四一 45b 】。
• 約瑟的成功
他在面對女主人的誘惑時,仍持守住他的敬虔【創三九 8~9 】,抵擋了試探,雖因此被下在監裡,卻沒有因此懷恨而大聲喧嚷女主人的惡行,實是以善報惡的模範。
他在法老的面前高舉神的名。
「耶和華與他同在」使他無論是在波提乏家中,是在監獄裡,或是在法老前,都蒙恩【創三九 4~ 5 ,創三九 21~23 ,創四一 39~41 】;
他聚斂七個豐年的一切糧食【創四一 48~49 】,後來更為法老收買牲畜、土地,並訂下律例使法老得地出產的五分之一【創四七 13~26 】。
• 約瑟的失敗
年輕的約瑟大概是個很單純的人吧?!
所以他將自己所做的夢老老實實的說了出來【創三七 5~11 】,而且還一連兩次,以至於他的哥哥們嫉妒他,甚至遠遠的看到他來了,就起了惡念「…那做夢的來了。…我們且看他的夢將來怎麼樣。」【創三七 19~20 】。
• 約瑟的情感
約瑟的情感深而且強烈,所以當他看見分離多年的哥哥們時,能立時認出他們【創四二 7 】,並且聽見他們的對話就哭了起來【創四二 21~24 】,而他的心中也掛念他的父親,所以把糧食裝滿他們的器具【創四二 2 5 ,四四 1 】。
當他的眾兄弟再次來到他面前時,他也急切的問他父親的平安【創四三 27 】,並且多次的哭泣【創四三 3 0 ,四五 2 ,四五 14 ,四六 29 】,甚至連法老和法老家中的人都「聽見」了【創四五 2 】,尤其他當面對便雅憫時他更是無法克制【創四三 34 】。
• 約瑟對人的態度
約瑟對人一向寬容,這可以在他對他哥哥的態度上發現,即使他哥哥們在雅各死後仍不放心的再問約瑟,他還是宣告著他從前說過的:神的意思是好的【創五十 19~21 】,並用親愛的話安慰他們。
他對父親和同母的弟弟便雅憫更是深愛【創四三 30 】, 對法老有忠心,使全地百姓願作法老的僕人【創四七 25 】。
• 約瑟對神的態度
約瑟的心尊神為大,從他的態度跟話語上可以看出來,首先是在波提乏的家裡他對女主人說的話:我怎能做這大惡得罪神呢?【創三九 9 】,他怕的並不是波提乏,而是神;
因他大可以瞞過波提乏(家中一切都是他在掌管【創三九 8 】),但是他卻深知他無法瞞過神。
再者是他在法老面前,法老說他聽了夢就能解,而約瑟卻說:這不在乎我,神必將平安的話回答法老。
他並沒有因法老的誇讚而將榮耀歸於自己,乃是將榮耀歸給神。
• 我的感想
約瑟從小清心,卻被賣為奴;守住神的命令,卻被下在監裡;
為人解夢,卻被人遺忘,但他沒有因此離棄神的旨意,「耶和華與他同在」他是一個靠主而活的人,也是預表耶穌基督的人,當他與他的弟兄相認後親嘴【創四五 15 】,連那賣他、害他的弟兄,他也都赦免寬恕了;
如今主耶穌基督也寬恕了我們所犯的罪,用祂的慈愛憐憫,包圍我們、「養活我們和我們的婦人孩子」。
約瑟是個有信心的人,即使在他將死之前還沒回到迦南地,他仍有信心的說:「神必定看顧你們,你們要把我的骸骨從這裡搬上去。」
他的棺材停在埃及,並沒有下葬,他沒有考慮說:萬一不能回迦南地,那就無法入土,這在那時代想必是需要極大的信心的。
反思我們自身,是否也能一直信靠主,即使依從神的話卻遭患難時,是否仍能堅心倚賴耶和華?在眼睛未曾看見時,是否仍能因主的應許而有盼望?
- Aug 24 Fri 2007 16:01
約瑟的研究
close
全站熱搜
留言列表
禁止留言